智投助手是一款专为普通投资者设计的投资辅助工具,包含“投资思路思维导图”、“机会和风险预警”、“宏观数据”、“指数投资分析”、“市场情绪”、“关键资讯”、“我的持仓”、“研究笔记”、“家庭财务”等等功能。
这个模块的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能够时常梳理自己的投资思路,点击右上角的“编辑”按钮就可以使用Markdown语法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如果你对Markdown语法还不熟悉,这里是一个5分钟Markdown快速入门。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投资逻辑,而且随着自己的知识扩展和经验更新,大家的投资逻辑也是不断进化的。每次打开软件你都可以把自己的投资逻辑拿出来再温习一遍,这样就可以避免被短期的一些热门资讯影响心态和思路。下面是一个参考。

当前该模块还没有抓取数据的功能,一来是因为这些都是低频数据,每个月关注一次就可以了,二来在东方财富之类的网站上有不错的数据展示,所以,暂时该模块里面放的是一个可以自由编辑的Markdown文档,把第三方网站的数据链接贴过来就可以了。当后续发现第三方网站无法满足的需求时,我们可以再加功能进来。

根据自身不同的投研能力,我们可以投资不同类型的证券。
而本软件的”指数投资“模块是基于”行业投资“的理念设计的。在该模块中,可以创建多分组,然后对该分组内的指数进行同向比较。目前最关注的指标是”点位/价格“,”成交量“,”估值“。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同时投资了行业指数和龙头个股,或者是投资了大行业和小行业指数,比如TMT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概念指数,包括科技、通讯、媒体这几个子行业,其实这些子行业也有自己的行业指数,那么,如果你发现这些子行业的价格走势和估值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那么你就可以在他们之间做轮动来提升超额收益。

而且由于不同指数的价格点位基数差别大(有的是1000点上下,有的是五六千点),把他们放在一起就会导致小的指数几乎是一条直线无法分辨,于是我们提供了“多坐标系”功能,这样他们的走势就非常容易分辨了。

成分分析的目的是查看当指数的成分股发生变化的时候了解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在某些时候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我们买ETF其实就是买了一堆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是我们买的最底层的资产,比如沪深300,之前该指数里的股票所在的行业大头是银行和保险,工业制造业,而25年中开始,该指数纳入了一些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高科技公司,这就使得该指数的弹性变得更大了。比如,25年之前我们了解过“广发稳健增长”是一直风格非常类似沪深300,但是含有一半债券的主动基金,理论上它的波动幅度应该只有沪深300的一半,但趋势应该是相同的,但25年我们就发现它的走势远不如沪深300,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成分股加入了科技龙头。A股市场上指数的成分股变化一般是每6个月调一次,所以,26年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该功能看一看差异。
债券是大类资产配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股、债、大宗商品”是我们做全天候资产配置的工具。股和基金的波动是比较大的,而债是到期还本付息的,虽然收益率低但保本,当股票下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债券来抄底,随时用债券当作后手,是大类资产配置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的债券共就是用来抓债券的投资机会的。7天逆回购利率加上40个BP就是债券投资的风险位置,加上50个BP就是债券投资的机会位置。比如,现在的7天逆回购利率是1.4%,于是30年国债利率低于1.8%时我们应该卖出,高于1.9%时就应该大胆买入。而最近30年期债券利率由于大量搬家去买股票已经超2.0%了,是个买入的机会,当后续股市回调的时候,那些避险的资金还会继续回流的债券,债券和股票之间做跷跷板是个非常重要的操作技巧。
我们每日做研究的目的无外乎就是发现机会和风险,是机会就要择机减仓,是风险就要择机减仓。目前该模块提供了思维导图和事件提醒功能。


本软件的数据都是直接从各位的电脑上直接从公开数据源下载的,所以,这里专门放置了数据维护的界面,用来单独控制一些选项,比如定时获取数据,重建数据库之类的。